實地測量與建模
實驗樣本為"純"墻,沒有交接點、窗框或門框等標準建筑中常見的不規則構成,而且實驗室試驗僅局限于在保溫性能上與屋蓋框架或基礎等其他建筑結構分離的墻體部分.下面的測試在鋼結構房屋上進行,可以測得實際的保溫性能,紅外熱成像儀顯示,與常規木結構墻體相比,鋼結構可導致建筑物圍護結構的嚴重熱損失,以木桁架取代銅桁架,可顯著改善頂蓋的保溫性能.在銅墻骨柱處測得的溫度比墻骨柱之間處低4℃.
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博納維爾電力管理局對輕鋼結構房屋作了熱成像測試,結果表明,用膠合板作墻面板的墻體與設18.5毫米發泡保溫板的墻體在保溫性能上很相似.
對140毫米墻體(采用RSI-1.?面板, 內設保溫層)進行紅外熱成像測試,結果發現,外部溫度為4 4C時,肉墻表面溫度比鋼骨柱處高出7.3℃.研究發現,熱通過鋼材向下傳至基礎結構,向上傳至鋼屋蓋結構:
美國鋼鐵協會(AIS"所進行的實驗室測試認定,12.5毫米發泡保溫板可將銅墻骨柱與墻骨柱之間處的溫差保持在1.6℃以下.對實際房屋的實地熱成像測試結果顯示,即使發泡保溫板厚度達到50毫米,鋼墻骨柱和墻骨柱之間處的溫差仍有2.3七:
實測性能似手大大低于實驗室測得的性能:
空氣滲透美國特拉華州威爾明頓市的能源服務集團(巨nergyServicesGroup)在1995年8月期的《能源設計最新動態》([nergyDesiQnUpdate)上談到,在房屋的銅結構墻體上測得的滲透率比木結構墻體的滲透率高出大約50%:
他們認為,出現這一現象是因為鋼結構墻體頂粱板和底粱板槽鋼中存在很多7L.這樣頂層就出現了大量滲透點:空氣滲透現象加劇的另一個原因是使用了用來減少熱橋和聲音傳輸的"帽"形槽鋼c這些槽鋼的運用形成了向頂層敞開的狹槽,沿整個墻體一直向下,從而增加了氣流.
實驗室試驗和實測結果之間的差異,促使位于美國田納西州橡樹嶺的橡樹嶺實驗室研究人員,針對門窗和其他建筑構件的交接處對純墻實驗測試結果的影響進行研究.
該項研究中的墻體系統報告指出,鋼結構整墻比純墻的有效RS,埴低19%,而木結構整墻比純墻的有效RSI值僅低9%.在考慮整墻的情況下,鋼結構墻體的有效RSI值比木結構墻體的有效日S,值低40%-該報告的結論是,由于門、窗、墻交接處和屋蓋、基礎連接處等結構特征的影響,銅結構墻體相對于木結構墻體的保溫性能進一步降低:在總體保溫性能上,輕型木結構建筑顯然更具優勢。